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一年前,67岁的张女士忽然在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时不时还会突然晕倒。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张女士频频感到乏力、活动开始明显受限,今年3月,张女士慕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张女士患有心脏主动脉瓣钙化合并重度狭窄,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一听说要手术还是开胸的大手术,张女士既紧张又害怕。针对患者情况,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何学志、副主任庄熙晶及团队展开讨论。首先对病变进行深入剖析、多维度评估,考虑到张女士已经67岁,身体一般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同时瓣膜及根部解剖结构复杂、主动脉弓部结构特殊,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确实对其而言风险较大,效果恐怕也未必能达到预期。最终,团队决定实施一种前沿微创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过充分讲解和征求患者本人意见,张女士欣然接受手术方案。
经系列检查后发现,由于张女士股动脉钙化严重、头臂血管又非常纤细,无法通过正常TAVR输送装置,经过手术团队综合考量后提出新的思路,决定为其行经升主动脉入路的TAVR手术。最终,在心脏超声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精妙协作下,何学志主任与庄熙晶副主任成功为张女士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仅用两个小时手术便顺利结束。据庄主任介绍,此次手术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医生在术前就经CTA影像学资料进行图像后处理完成了3D建模,并完成心脏3D模具打印。术前医生就已经完整掌握了患者的心脏解剖形态,提前进行了整台手术的预操作,不仅已经提前熟悉了所有流程,而且还大大缩短了正常手术时间。术后,张女士冠脉显影良好,困扰她许久的痛苦终于被彻底解决。术后4周,她已经恢复正常生活,而且生活质量较以前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心脏的主动脉瓣由于增厚和钙化发生狭窄时,会导致瓣膜无法完全开放,富氧的血液无法通过心脏顺利泵出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主动脉瓣狭窄会引起胸口痛、昏厥,严重时会发生心衰和猝死,必须积极治疗。据何学志主任介绍,有些患者因为年龄大、体质弱、病变重、无法耐受心外科手术等自身因素,传统开胸的瓣膜置换术风险极大,对于此类病人,TAVR手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无需开胸即可进行换瓣,创伤小、恢复快,被誉为引领“第四次心脏介入革命”的创新性技术,成为不能耐受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生存希望。